
北韓一向給人的形象落後,共產主義運行之下應該鮮少有市場活動,想像中的北韓應該沒有太多經濟活動。雖然肯定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完全封閉、人民只等國家配給的國家,但貨品排得林林總總的百貨公司,這些資本主義下的產物,卻真的很難相信和北韓拉得上關係。
在首都平壤,有一個名為「光復地區百貨公司」的大型綜合商店,外觀除了有韓文標記,還有中文字,非常顯眼。很難相信在北韓境內竟有如此龐大規模的百貨公司。
在這裡售賣的貨品包羅萬有,包括地下首層賣的LCD電視、洗衣機、食物、啤酒,以及二樓主打的服裝、文具等等。
令人意外的是,這裡有不少入口貨,主要經中國大陸進口,品牌有不少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,包括在香港也能夠買到的李錦記醬油、立頓茶包、以及藍帶啤酒等(竟是標明「香港藍帶」)。在北韓能享受到和香港差不多的產品,實在打破了對北韓的印象。
比較有趣的是出於以往共產世界的聯繫,在百貨公司內也有古巴、俄羅斯、越南的入口零食和食品,而且其「熱狗」店也是用俄文標示的,可說是這個百貨公司一大特色。

光復地區百貨公司成立於2012年1月,由中國公司飛海蒙信貿易有限公司與北韓大城貿易總商社合營,中方佔有6成半股份,是前領導人金正日拍板落實的項目,實踐其提出的「社會主義商業」。這也解釋了,為甚麼北韓履行社會主義,卻仍可以找到這樣蓬勃的商業活動。
北韓近年市場活動漸多,相信此類中朝合資的公司在未來會出現更多,繼續大開各位眼界。當然,有能力進入百貨公司購物的,在該國還不是多數,未來國民會否有更高購買力,也是觀察北韓經濟的重點。